西牛麻竹笋 “鲜” 字篇:从清远山林到湾区餐桌的清甜馈赠

时间:2025-07-31 06:57:46 来源:开门揖盗网

西牛麻竹笋 “鲜” 字篇:从清远山林到湾区餐桌的鲜清甜馈赠_南方+_南方plus

清晨的清远英德,薄雾还未散尽,笋字山林笋农谢绍春已开着小货车钻进连绵的清远区餐清甜麻竹林。弯刀划过带着晨露的到湾笋尖,咔嚓一声脆响,馈赠一棵裹着深绿色笋衣、鲜通体饱满的西牛西牛麻竹笋便落入怀中。

自2022年清远打造五大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以来,西牛麻竹笋已成为清远英德笋农的笋字山林“致富经”。截至2024年12月底,清远区餐清甜清远全市麻竹笋种植面积为99.25万亩,到湾新增10.49万亩,馈赠同比增长11.85%,鲜全年鲜笋产量151.36万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109.65亿元。

盛夏适逢尝鲜季。这份带着山林清气的新鲜,正是清远西牛麻竹笋征服全国食客的第一道密码。

受访者供图

鲜在本源

山水滋养的脆嫩密码

在北江中游的冲积平原上,北纬24度的温暖阳光与南岭余脉的充沛雨露,共同孕育了西牛麻竹笋的独特鲜味。清远英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21.1℃,年降水量达1906.2毫米,年平均霜日仅6天,为麻竹笋生长提供了绝佳的气候条件。此外,清远英德境内山地丘陵占比达50%以上,土壤以红壤为主,富含氮、磷、钾等多种矿物质和有机质,pH值在5.5-6.5之间,呈弱酸性,恰好满足麻竹对土壤环境的需求。

西牛麻竹笋的生长也离不开优质水源的滋养。清远英德溪流密布,北江支流滃江穿境而过,笋农们采用山泉水灌溉,让每一棵麻竹笋都能汲取大自然的精华。

谢绍春此前在大湾区打工,2020年,他返乡种植西牛麻竹笋,从一名“白领”变成笋农。“我家三代均种西牛麻竹笋,我从小就在竹林里‘长大’,怎样种、怎样砍我都了然于胸。”谢绍春介绍道,为保证鲜度,当地笋农都遵循“晨出午收”的原则,清晨上山采笋,中午前必须完成初步处理或送达加工厂。这种对采收时间的精准把控,让西牛麻竹笋从源头锁住了鲜味。

西牛麻竹笋的鲜味还与品种特性密不可分。清远英德产出的麻竹笋笋体粗壮、肉质肥厚、纤维细腻,从商品价值来说,西牛麻竹笋中的蛋白质含量约为20%,可媲美牛奶,是优质植物蛋白来源,能为人体提供必要的氨基酸;而仅氨基酸一项,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等8种笋氨基酸含量均高于普通蔬菜。

2024年7月,西牛麻竹笋入选中国天气“节气名品”名录,更印证了这份鲜味与二十四节气的天然契合。大暑前后的麻竹笋吸收了夏季的阳光雨露,清甜可口,在清远人家的厨房里,无论是清炒时的脆嫩爽口,还是煲汤时的鲜甜回甘,或是制成酸笋后的醇厚开胃,都能精准击中食客的味蕾,成为食客必吃的“鲜味名片”。

 受访者供图

鲜在产业

全链发力的品质底气

清晨采下的鲜笋,1小时内就能送达附近的加工点。在广东大西牛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自动化生产线正将鲜笋分级、清洗、切片,经低温锁鲜技术处理后,通过冷链物流直发粤港澳大湾区各大商超。从山林到餐桌的新“鲜”接力,背后是西牛麻竹笋全产业链的硬核支撑。

2024年以来,清远依托西牛麻竹笋“补改投”产业园建设工作,安排资金重点用于西牛麻竹笋收购点标准化建设,加快提升麻竹笋加工、仓储、运输效率。截至2024年底,清远全市麻竹笋种植面积达99.25万亩,同比上一年新增10.49万亩的增速,让这片“绿色银行”持续扩容。150多万吨鲜笋产量背后,勾勒出一棵棵麻竹笋从种植到加工、销售的价值蓝图。2024年2月,英德市麻竹产业发展基地获评第二批广东省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基地,更标志着产业发展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在种植环节,清远市农业农村局制定了《西牛麻竹笋种植技术规程》,从选种、育苗、定植到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都有明确规范,全市建设了12个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推广有机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

124家西牛麻竹笋企业则构成了产业的主力军。当前,清远已培育“四上”企业4家,取得SC认证麻竹笋企业20家,多家龙头企业牵头建立起“种植基地+加工中心+冷链物流”的闭环体系。鲜笋经杀青、杀菌等工艺制成的即食笋片、笋干、酸笋等产品,保质期延长至18个月却依旧能最大程度保留其鲜味,极大满足了消费者对便捷与品质的双重需求。

加工技术的创新也让西牛麻竹笋的鲜味得到保留和提升。清远市供销投资有限公司引进了超高压杀菌技术,在常温下通过高压处理杀灭微生物,最大限度保留竹笋的营养成分和鲜味。该公司负责人徐琨介绍,公司去年研发的麻竹笋拌饭酱口感独特,上市后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

 受访者供图

鲜向湾区

千万农户的共富答卷

“每天上午10点,第一批鲜笋就从镇上出发,2小时直达广州,当天就能出现在大湾区菜市场的摊位上。”清远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的话,道出了西牛麻竹笋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鲜”速度。作为大湾区“菜篮子”的重要供应地,清远凭借“30分钟到广州、2小时到深圳”的区位优势,让山林间的鲜味以最快速度抵达消费者的餐桌。

西牛麻竹笋一桌菜

西牛麻竹笋一桌菜

线上销售渠道的拓展,让西牛麻竹笋走进更多消费者家庭中。在清远仟壹农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员工们忙着将新鲜生产的笋制品分拣、打包,销往全国各地。仟壹农业负责人陈志南说,该公司已与华东、华南地区的大宗采购商建立稳定的销售体系,并和客语、海底捞、蒙自源等知名餐饮企业达成了长期合作,去年公司年产值近3000万元,益生菌发酵的麻竹笋产品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乘着短视频的东风,谢绍春也在直播带货赛道中玩出新花样。7月以来,谢绍春每天清晨7点准时与粉丝见面,在竹林中直播砍笋、加工,时而还分享麻竹笋的烹饪方法。“七八月正是麻竹笋大批量上市的季节,今年我种的麻竹笋预计亩产3000斤,喜欢吃麻竹笋的朋友们抓紧时间下单啦!”谢绍春兴奋地说。

凭借“鲜”的特性,西牛麻竹笋还成为餐饮业的重要食材。2024年,广州酒家集团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将西牛麻竹笋作为特色食材融入菜品创新,粤菜大厨运用炖、炒、炸、灼、蒸等多项技艺,激发出西牛麻竹笋的本源鲜味。该公司副总经理郭志明表示,西牛麻竹笋口感脆嫩、鲜味十足,结合粤菜“不时不食”的健康养生饮食理念和粤菜烹饪技艺精髓,大受顾客欢迎。

2024年清远西牛麻竹笋区域公用品牌“走出去”推介活动期间,鲜香爽口的西牛麻竹笋同样征服了北方食客的味蕾:在哈尔滨中央大街,名厨烹制的焦熘麻竹笋、麻竹笋炒粉条让食客大饱口福;天水麻辣烫美食街内,酸辣笋丝成为麻辣烫的新“搭子”,西牛麻竹笋真正成为“鲜香全国”的明星产业。

多种不同形态笋制品

多种不同形态笋制品

从鲜笋到鲜味,西牛麻竹笋的“鲜”字文章,写的是自然生态禀赋的转化,算的是全链产业升级的账本,暖的是千万笋农笋企的心房。随着“百千万工程”深入推进,清远市正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持续完善麻竹笋产业种植、采收、加工、仓储全链条标准体系,促进全笋分类高值利用,力争麻竹笋全产业链产值再创新高、增长15%以上。这片生长在清远山林的绿色产业,正以更鲜的品质、更强的供应链,持续书写百亿产业的鲜活答卷。

 撰文:梁煜

 来源:南方农村报

推荐内容